近年耳類食用菌愈來愈受大眾歡迎,甚至被譽為健康之選,有豐富膳食纖維。不過,消委會早前抽查了市面28款預先包裝的乾製耳類食用菌樣本,包括木耳、雪耳及雲耳,結果發現,全部樣本檢出含金屬污染物,當中更有12款樣本檢出至少含一種除害劑,但所有樣本含量未有超出標準上限,並不會構食用安全問題。
伸延閱讀:【消委會報告】7成預先包裝米製麵食樣本不符營養標籤!8成樣本含金屬污染、9款含誘肺癌物
28款乾製木耳雪耳雲耳全部檢出金屬污染物
消委會去年8月至9月在本地超市、百貨公司及食品專門店等地方搜集合共28款預先包裝乾製耳類食用菌樣本,當中包括10款黑木耳、9款白背木耳及9款雪耳,每包售價由$12至$99不等。消委會對所有樣本進行了食物安全測試,包括是否含有金屬污染物、除害劑殘餘及防腐劑。
結果發現,全部樣本檢出含有金屬污染物總砷及鉛,而全部黑木耳及雪耳樣本亦檢出含有鎘,但所有含量都遠低於規例上限,正常食用情況下應不會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另外,消委會在2款樣本中檢出含有二氧化硫,雖然含量未有超出《食物內防腐劑規例》上限,但未有根據《食物及藥物(成分組合及標籤)規例》於成分表上列明相關資料。是次安全測試結果已轉交食安中心跟進。
伸延閱讀: 【消委會檢測】逾9成火腿及火雞片樣本屬高鈉
逾4成木耳雪耳雲耳驗出除害劑
另外,消委會發現12款樣本驗出至少1種除害劑,包括有「位元堂」、「大地の作」兩款黑木耳樣本;「光大」及「余仁生」兩款白背木耳樣本,分別檢出1種除害劑殘餘,但所有樣本的殘餘量後均低於本港《食物內除害劑殘餘規例》為新鮮食用真菌所訂的上限。
至於雪耳類樣本,除了「御萬家」末有檢出除害劑殘餘外,其餘8款樣本分別檢出1種至5種除害劑殘餘,其中「價真棧」雪耳檢出的除害劑種類最多共有5種、聲稱有機樣本「點點綠」亦檢出含4種除害劑殘餘,但所有樣本含量未有超標,料不會對健康構成風險。
伸延閱讀: 【消委會檢測】9成半咖啡樣本含基因致癌物!雀巢一款即溶咖啡粉含量最高
食用前徹底沖洗食用菌!但忌浸泡過久或會致中毒?
最後,消委會提醒消費者,在食用食用菌前應徹底沖洗,以去除表面的雜質及金屬污染物,並保持均衡飲食,避免因偏吃某幾類食物而過量攝入某些金屬污染物。同時,消委會提醒,乾製耳類食用菌於烹煮前需要先浸泡,但室溫浸泡菇類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不宜超過2小時,否則應該放入雪櫃進行浸泡,以免在過程中產生毒素米酵菌酸。人類在進食毒素米酵菌酸後會出現腹痛及嘔 吐等中毒病徵,情況更有機會引致肝功能異常,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