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藥指南 急症醫生告訴你藥物過敏或不良反應出現時該怎麼辦!

生病時不少人都會先嘗試服用家裡的成藥緩和病情,然而若病況過於嚴重就需到診所、醫院讓醫生診斷,處方最有效的藥物、對症下藥。雖然藥物能治療各種疾病和減輕不適,但不適當使用亦有機會引起不良反應和過敏。下文,急症科醫生將為讀者講解,何為藥物過敏和不良反應;以及若患者在服藥後出現反應,醫護會如何處理。

什麼是藥物過敏?

藥物過敏是一種免疫系統對藥物產生過度反應的情況,可能導致多種不適症狀,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藥物不良反應又稱副作用和藥物過敏相似但由非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引起。常見的藥物副作用包括噁心、便秘和頭暈等;無需擔心的是,不是每個人都會對藥物產生以上反應,也有的人在服藥後一段時間後副作用就會隨時間消失。 過敏反應可以是因為當身體將某些藥物視為外來物質,觸發免疫系統反應;也可以是因為某些人的遺傳因素對特定藥物出現敏感反應。常見的過敏藥物包括抗生素、如阿司匹林和布洛芬等非類固醇消炎藥,以及某些麻醉藥物。

藥物過敏可以分為常見的「即發性」,一般會 在服藥後數分鐘至數小時內出現,嚴重時可以致命;而另一種則是「遲發性」過敏反應,患者通常於服藥後數天出現如皮膚炎的症狀。

伸延閱讀:【藥】你真的了解成藥風險嗎?急症醫生詳解用藥安全

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藥物不良反應該怎麼辦?

藥物是治療過程中必須的,然而每個患者的身體狀況都不同;即使是醫生處方的藥物,患者仍然有機會出現過敏或不良反應。一般患者到醫院求診都會先被問到「你有藥物過敏嗎?」,雖然問題簡單但卻性命攸關。藥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應不同;過敏反應和藥物劑量無關而且不易預期,而副作用則通常與藥物劑量成正比。當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對藥物出現反應應立即停藥並記下藥物名稱、服用劑量和時間,再視乎狀況程度處理。若情況嚴重請立刻到急症室求診,嚴重的過敏或不良反應有機會導致呼吸困難甚至死亡。情況緊急時醫生有機會需在患者肌肉注射腎上腺素,再使用抗敏感藥及類固醇等藥物以緩減不適;而嚴重狀況下,患者可能需要安排入院或在深切治療部接受觀察。醫生須掌握患者的醫療紀錄,並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在患者康復後四至六星期安排藥物過敏檢查找出導致過敏的真正原因。

如何知道自己有沒有藥物過敏?

藥物過敏後果可大可小,然而很多人都因為不確定自己是否對某種藥物過敏而導致患病時無法使用該有效藥物治療。 若不肯定自己是否有真正的藥物過敏可透過膚測試、血液測試及藥物過敏激發測試判定。藥物過敏是因為身體的免疫系統對口服、外敷或注射的某種外來物質產生排斥;而皮膚測試是通過在患者皮膚表層刺入極少量致敏原後觀察皮膚變化,查找出致敏原。每種測試對不同藥物檢測各有優劣,最好請教過敏科醫生意見再選擇適合測試。

藥物過敏激發測試屬評估的金標準,由於測試涉及一定風險故必須在有急救設備的診所或醫院進行;並需在醫護人員的監察下分多次進行。

藥物過敏是一種潛在危險的健康問題,可能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了解藥物過敏的成因、症狀及其應對措施對於每個人來說都至關重要。及時識別過敏反應,並在醫療提供者的指導下進行適當的處理,可以有效減少不必要的風險。在使用任何藥物之前,患者應該詳細告知醫療人員自己的過敏史,以便制定安全的治療計劃。

#高燒生活 #疾病病症 #醫療科技 #急症科

分享給朋友:

Facebook
WhatsApp
Email
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