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著名作家西西早前因心臟衰竭離世,享年85歲。心臟病長期高據本港主要殺手病之一,根據政府數據,本港在20202年因為心臟病的住院病人出院次數及住院病人死亡人數共約71,300人,而因心臟病死亡登記人數亦有6,561人。Gofever高燒編輯整理了有關心臟衰竭成因、症狀及治療方法等資料供大家參考。
伸延閱讀:【吞嚥困難】吞嚥有障礙=吞嚥困難?一文了解吞嚥困難定義、原因及症狀
甚麼是心臟衰竭?了解心臟衰竭成因
心臟衰竭患者的心肌會先出現受損,導致心臟泵血功能減弱,從而難以輸送足夠血液及氧份供應身體各部分,最終導致心臟衰竭。心臟衰竭通常是慢性疾病,而隨著年齡增長,患有心臟衰竭的風險亦有會因而提升。
至於引致出現心臟衰竭的成因眾多,其中患有冠心病、心肌梗塞及先天性心臟病人士有較高機會患病。另外,高血壓患者、曾有心瓣受損、酗酒或濫用藥物、患有嚴重肺病、甲狀腺功能亢進及嚴重貧血患者亦有機會導致心臟衰竭。
伸延閱讀:【血壓標準】本港近半長者有高血壓?正常血壓應為多少?即睇高血壓成因、症狀及及預防方法
心臟衰竭常見症狀
在了解心臟衰竭症狀前,其實心臟衰竭主要可以按患者的心臟功能程度分為4個嚴重級別,第一級程度最輕微,患者大多未有任何心臟衰竭症狀,而且身體活動功能正常。第二級是患者大多可正常進行日常活動,但一旦進行劇烈運動時,容易出現疲倦、心悸及呼吸困難等症狀。第三級是當患者進行日常活動時,亦會出現疲倦、心悸及呼吸困難等症狀。最後一級程度最為嚴重,患者隨時會出現消瘦、呼吸困難、疲倦及心絞痛症狀,嚴重更有機會會吐白沫或咳血。
伸延閱讀:【樂悠咭】樂悠咭將取代長者八達通!65歲或以上長者6月可起申請!一文睇分階段申請日期及步驟
心臟衰竭的治療方法
目前未有完全治癒心臟衰竭的方法,主要透過有藥物及手術治療紓緩患者症狀及強化心臟功能。藥物治療方面,較為常見有「利尿劑」、「血管擴張劑」及「乙型阻斷劑的藥物」,功能均是減輕患者心臟負擔。至於極嚴重心臟衰竭患者,則可能考慮接受心臟移植手術,但手術存在多項風險,亦非所有人適合,而且捐贈心臟的供應也不多,一般視為最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