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鼻咽癌症狀、成因、治療及預防方法! 4大前兆病徵小心是警號

鼻咽癌是香港常見癌症之一,根據醫管局公布最新2018年數據,鼻咽癌成為本港男性十大癌症中的第6位,一共有634宗個案。鼻咽癌的初期症狀與鼻敏感、鼻竇炎等上呼吸道疾病相似,容易令人混淆,錯過及早診斷及治療時機。其實,鼻咽癌若能及早發現,第一期治癒率高達90%。因此,Gofever高燒編輯團隊以下為大家整理了鼻咽癌症狀、成因、檢查、治療及預防方法,讓大家可以更了解有關鼻咽癌。

鼻咽癌成因 

鼻咽癌是鼻咽內的表層細胞異常生長所形成的癌病,主要流行於中國華南一帶,故又稱為「廣東癌」,患者以男性居多。至於有關鼻咽癌成因,確實原因未明,但根據衛生防護中心網頁,醫學界目前已發現有三大風險成因有機會觸發鼻咽癌:

  • 家族遺傳:是鼻咽癌三大風險之首,如果直系親屬曾患上鼻咽癌,其他家屬罹患鼻咽癌的風險會較一般人高。
  • 曾受EB(Epstein-Barr)病毒感染:雖然EB病毒(淋巴腺熱的病原)十分普遍,但具有某些遺傳基因的人,一旦感染此病毒,會有較高險患上鼻咽癌。
  • 環境因素及生活習慣:某些飲食習慣會增加鼻咽癌風險,如大量進食鹹魚及煙薰食品都會增加罹患鼻咽癌機會,因為廣東、福建、港澳、台灣等南方沿海地區的人較多食煙薰醃製食品,令罹患鼻咽癌的人數較多。另外,若患者有吸煙習慣,亦會增加患上鼻咽癌的機會。

鼻咽癌症狀、4大鼻咽癌病徵前兆要注意

由於鼻咽的位置十分隱蔽,所以鼻咽癌患者在初期可能無明顯症狀出現,但隨著腫瘤變大及擴散去其他組織時,才會出現較為明顯的症狀:

4大鼻咽癌初期常見症狀:
  • 鼻涕帶血、鼻塞
  • 痰涎帶血
  • 耳脹痛、耳鳴、耳道流膿、聽覺減退
  • 頸側淋巴結腫大

由於有不少淋巴管都會從鼻咽通向頸部,所以鼻咽癌擴散的第一個症狀好多時是頸部淋巴結腫脹。因此,如果無故發現頸部淋巴結腫大,有機會是鼻咽癌初期前兆病徵,大家應及早求醫檢查,增加治癒機會。

鼻咽癌中後期症狀:
  • 持續性偏頭痛,特別在晚間為甚
  • 面部麻痺
  • 視覺影象重複
  • 吞嚥困難、聲音沙啞

如有大家出現上述懷疑鼻咽癌症狀,而症狀又持續出現超過兩星期,應盡快求醫,可能有需要轉介到腫瘤科或耳鼻喉科醫生作進一步檢查。

資料來源:醫院管理局智友站 

鼻咽癌檢查及診斷方法

要檢查及診斷是否患有鼻咽癌,除了詢問病歷及家族病史外,醫生亦需要使用內窺鏡檢查鼻咽,如發現有異樣或疑似腫瘤,需要抽取活組織樣本進行檢驗,鼻咽檢查包括:

  • 抽取血液樣本:量度血清中的EB病毒抗體
  • 內窺鏡檢查:使用內窺鏡檢查鼻咽部位是否有異樣
  • 活組織化驗:如發現鼻咽內有變異,醫生需要抽取一些組織作化驗

如經鼻咽檢查後,確實患上鼻咽癌,醫生會作以下的進一步診斷,以確定腫瘤範圍,以及評估癌細胞是否有擴散:

  • 磁力共振掃描 (MRI) :檢查腫瘤範圍
  • 電腦掃描 (CT) :檢查癌細胞是否擴散到其他器官
  • 正電子掃描(PET):追蹤早期癌細胞病變,有助癌細胞定位,以便抽取組織化驗

鼻咽癌分期及存活率

癌症分期的其中一個用途是鑑別腫瘤的擴散範圍及程度,鼻咽癌的分期是法一般是採用美國癌症協會及國際抗癌聯盟的「TNM分期」級別:

  • T(Primary Tumor):指腫瘤的大小以及其伸延至周邊組織的狀况
  • N(Lymph Node):表示腫瘤擴散到區域淋巴結的狀况
  • M(Metastasis):表示腫瘤有否擴散至遠程器官如骨骼、肺部等

結合TNM分期,鼻咽癌一共分為四期,期數愈後存活率愈低。鼻咽癌存活率近年已大大提升,局部控制五年成功率在第一至三期平均達80%至95%,而第四期則有約70%。五年存活率則由約近60%(第四期)至90%(第一期):

鼻咽癌分期影響範圍
第一期癌細胞只局限在鼻咽位置,未有擴散至周邊組織
第二期癌細胞已經擴散至咽喉側邊組織或單邊淋巴組織
第三期癌細胞已擴散到頸部兩側淋巴結,或腫瘤已伸延到頭骨或鼻竇
第四期(4A)癌細胞已蔓延至腦部或侵蝕腦神經線
第四期(4B)癌細胞已擴散到鎖骨上淋巴結,或淋巴結已超過6cm
第四期(4C)腫瘤已擴散其他器官,如腦、骨髓或肺等
資料來源:香港癌症基金會 

鼻咽癌治療方法

治療鼻咽癌一般有三個方法,其中最主要靠俗稱「電療」的放射治療,以高能量X光線精確地照射腫瘤來殺死癌細胞。

  • 放射治療「電療」:鼻咽癌主要治療方法,透過在體外放射治療利用高高能量X光線殺死癌細胞。放射療程需要每日進行,為期約六至八個星期。放射治療可以精確將輻射劑量集中射向腫瘤,在阻止腫瘤繼續生長,同時亦可以減底輻射對腫瘤周邊正常組織的影響。
  • 化學藥物治療「化療」:一般情況,醫生會建議部分第二期鼻咽癌患者、第三至四期患者同時進行放射治療以及俗稱「化療」的化學藥物治療,以增加治療成效。醫生會在放射前通過血管注射化學藥物入患者體內,令放射效果更佳。如鼻咽癌患者的腫瘤已擴散至其他器官,化療亦能減患者症狀及不適。
  • 外科手術:手術並不是鼻咽癌治療的首選方法,因為鼻咽藏在頭顱中較深入位置,附近又有腦幹等重要組織,並不容易動手術,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初期腫瘤復發,醫生有機會建議鼻咽癌患者考慮以手術割除腫瘤。

鼻咽癌治療引起的併發後遺症

鼻咽癌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療初期會出現噁心、口乾、味覺改變、食慾不振等後遺症,治療後期會出現口腔潰瘍、皮膚變黑、喉部不適及頭髮脫落等。後遺症會在治療完成後數星期逐漸消退。有部分患者或出現聽覺減退、牙關較緊、內分泌不平衡及神經線受損影響功能等後遺症。至於化學治療,會令鼻咽癌患者出現嘔吐、脫髮、腹瀉、食慾不振、貧血、白血球下降,免疫力減低等後遺症,患者亦會變得容易受細菌感染,腎功能亦有機會受影響。

鼻咽癌預防方法

最後,要有效預防鼻咽癌,首先要保持良好飲食習慣,避免進食鹽醃、醃製或煙燻或含防腐劑的食物。同時要保持警覺,如留意到頸部淋巴結脹大,應盡快求醫。若家族有人曾患鼻咽癌,應定期做檢查,以及早察覺病情。

#癌症專區 #男性健康

分享給朋友:

Facebook
WhatsApp
Email
Print